世界数字教育的历史时间线

(AI时间线生成)

世界数字教育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的全球性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学习到现代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和数字教育战略,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可及性和包容性。

1963年

日本第一次提出信息化,被称为'日本教育信息化元年',标志着数字教育理念的萌芽。

1980年

第一台个人计算机诞生,为学习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工具;双向视频系统发展,为在线教育创造了可能,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初步应用。

1985年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始提供基于计算机的成人教育课程;保罗·莱文森和蒂娜·沃齐克创建了'连接教育'项目,为研究生提供在线课程,展示了高等教育中数字教育的早期实践。

1991年

万维网问世,为信息传播和在线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访问。

1993年

多所大学开始建立远程教育中心,开发异步学习网络,并提供在线课程,大学层面的在线教育迅速发展,奠定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

1995年

默里·戈德堡创建了WebCT,这是领先的基于网络的教育界面之一,到1999年服务于30个国家的200-300万学生,推动了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的普及。

2001年

麻省理工学院宣布启动为期十年的开放课程计划(OCW),旨在创建约2000门课程的公共网站,并提供相关的讲义、教学大纲、考试、模拟和视频讲座等,开创了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先河。

2007年

OER Commons数字图书馆启动,这是由教育知识管理研究所(ISKME)创建的项目,ISKME是一个专注于知识共享和教育创新的独立非营利研究机构,促进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

2008年

连接主义与连接知识课程(CCK08)首次将开放学习与分布式内容相结合,成为第一个真正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吸引了全球2200名参与者,为MOOC运动奠定了基础。

2009年

萨尔曼·汗创建了可汗学院,这是一个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三千多个数字'讲座',许多讲座由汗本人主讲,视频免费,推动了免费在线教育资源的普及和个性化学习。

2012年

被称为'MOOC元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迅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学习资源,标志着数字教育进入大众化和全球化阶段。

2020年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发布《2020年十大IT议题——推动数字化转型》,描述了'信息安全战略'等在内的十大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议题;欧盟发布《数字化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提出了欧洲高质量、包容和无障碍数字化教育的共同愿景,强调了数字教育在应对全球挑战中的重要性。

2022年

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超越极限——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的报告,指出'数字化是推动高等教育重塑的主要因素之一';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明确提出,'数字革命将能成为确保优质全民教育以及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凸显了数字教育在全球议程中的核心地位。

2023年

法国发布《数字教育战略2023-2027》,强调四个领域的教育数字战略;第一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举办,促进了国际间数字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2024年

9月,联合国未来峰会发布了《全球数字契约》,强调数字技能和终身开展数字学习的重要性;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正式宣布成立,推动了全球数字教育的协同发展。

2025年

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2025,评估和促进了全球数字教育的进展和未来方向。

更多历史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