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历史时间线
(AI时间线生成)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历史上曾为多个朝代的都城,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化城市风貌,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交通枢纽。
公元前472年
越王勾践在今南京中华门外长干里一带筑'越城',标志着南京建城的开端。此城为军事堡垒性质,是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城池。
229年
东吴孙权在此建都,称'建业',南京首次成为王朝首都。孙权修筑建业城,开凿运渎、青溪等河道,奠定了南京作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的基础。
317年
东晋政权南渡,定都建康(今南京),延续了南京的都城地位。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六朝时期',南京成为南方文化、经济重心。
1368年
明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称'南京',并修建了宏伟的明城墙、明故宫等建筑。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明城墙现存约25公里,是世界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垣。
1842年
清朝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康华丽号上签署,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成为临时首都。总统府设在原两江总督署,南京短暂承担了近代民主革命中心角色。
1937年12月
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大量平民和战俘被杀害,城市遭受严重破坏。这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的深刻伤痛,战后建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资纪念。
1949年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终结。南京解放后,初期仍为直辖市,后于1952年划归江苏省,1953年恢复为江苏省省会。
1968年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有'争气桥'之称。大桥连接南北交通,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
2014年
南京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升了城市国际形象和基础设施水平。同年,南京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强调其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平衡。
2021年
南京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常住人口超900万,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如推进秦淮河环境整治等。
更多历史时间线
AI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