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历史时间线

(AI时间线生成)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59年

嬴政出生:生于赵国邯郸,父亲为秦质子异人(子楚),母亲赵姬。据《史记》记载,其生父可能为吕不韦(存争议)。

公元前251年

秦昭襄王去世,嬴政祖父孝文王(异人之父)即位,异人被立为太子。

公元前250年

孝文王即位三日去世,异人继位,是为秦庄襄王。

公元前247年

五月:秦庄襄王去世,13岁的嬴政继位,尊吕不韦为相国,称“仲父”。秦国面临危机:信陵君率五国联军攻秦,败秦将蒙骜于河外。

公元前246年

郑国渠开凿: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意图消耗秦国国力(后反成关中粮仓)。

公元前238年

四月:嬴政于雍城蕲年宫行冠礼,正式亲政。嫪毐之乱:长信侯嫪毐发动叛乱,攻蕲年宫。嬴政命吕不韦、昌平君平叛,车裂嫪毐,诛三族。幽禁赵太后:因赵太后(赵姬)与嫪毐私通生子,被迁往雍城软禁(后纳谏召回)。

公元前237年

罢免吕不韦:因牵连嫪毐案,吕不韦被免相,迁往河南封地。李斯谏逐客:秦宗室提议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嬴政收回成命。

公元前235年

吕不韦自杀:因六国使者频繁拜访,嬴政疑其谋反,吕不韦饮鸩自尽。

公元前230年

灭韩国:秦将内史腾攻破新郑,俘韩王安,韩亡。置颍川郡。

公元前228年

灭赵国:王翦破邯郸,俘赵王迁。赵公子嘉逃代地自立(前222年亡)。荆轲刺秦导火索:燕太子丹恐秦攻燕,策划刺秦。

公元前227年

荆轲刺秦王:荆轲献督亢地图,图穷匕见,刺秦失败被杀。秦怒攻燕。

公元前226年

攻破燕都:王翦破蓟城,燕王喜迁都辽东。

公元前225年

灭魏国:王贲水灌大梁,魏王假投降,魏亡。

公元前224年

灭楚之战:王翦率60万大军大破楚军,杀楚将项燕。

公元前223年

俘楚王负刍:秦军攻占寿春,楚亡。

公元前222年

扫平燕赵残余:王贲灭燕辽东,俘燕王喜;攻代俘代王嘉,赵彻底灭亡。

公元前221年

灭齐国:王贲自燕南攻齐,齐王建不战而降,六国统一。称“始皇帝”:嬴政定尊号,创“皇帝”制度,推行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废分封,设三公九卿。统一制度:书同文(小篆)、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与货币(圆形方孔钱)。

公元前220年

修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修建贯通全国的驰道网。

公元前219年

泰山封禅:东巡至泰山,行封禅大典,立石颂德。遣徐福求仙: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出海寻蓬莱仙山。开凿灵渠:命史禄修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珠江流域),便利南征运输。

公元前218年

博浪沙遇刺:张良遣力士以铁锥狙击始皇车队未遂。

公元前214年

南征百越:任嚣、赵佗率军平定岭南,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北击匈奴: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收复河套,筑长城(连接秦赵燕旧长城)。

公元前213年

焚书令:采纳李斯建议,焚烧《诗》《书》及百家语(保留医药、卜筮、农书)。

公元前212年

坑儒案:以“诽谤朝政”罪名坑杀方士儒生460余人。修阿房宫与骊山陵:征发70万刑徒营建阿房宫及始皇陵。

公元前211年

陨石事件:东郡落陨石刻“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诛杀附近居民。使者遇鬼:使者夜遇神秘人言“今年祖龙死”,被视为凶兆。

公元前210年

七月丙寅: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宫(今河北广宗),终年50岁。沙丘之谋:赵高、李斯篡改遗诏,赐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秘不发丧:以咸鱼掩盖尸臭,运回咸阳后发丧,葬于骊山陵。

更多历史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