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的历史时间线
(AI时间线生成)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HTTP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9年,以下是关键时间点:
1989年10月
Tim Berners-Lee在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提出了HTTP的概念,作为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基础协议。HTTP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共享文档。
1990年1月
HTTP 1.0版本正式发布,成为万维网的第一个标准协议。
1991年8月
HTTP/1.1版本发布,引入了持久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s)和多路复用(multiplexing)等技术,提高了传输效率。
1993年1月
HTTP/1.1版本正式成为万维网的官方标准。
1995年11月
HTTP/1.2版本发布,增加了缓存(caching)和身份验证(authentication)等功能,进一步优化了性能。
1997年1月
HTTP/1.3版本发布,引入了持久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s)和多路复用(multiplexing)等更先进的技术,提高了传输效率。
2000年6月
HTTP/1.4版本发布,引入了HTTP/2.0的前身HTTP/2草案。HTTP/2.0旨在提高传输效率、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2015年5月
HTTP/2.0正式发布,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HTTP/2.0引入了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头部压缩(header compression)等先进技术,显著提高了网络性能。
2023年6月
HTTP/3.0草案发布,引入了更多的性能优化和安全性改进。HTTP/3.0的目标是进一步降低延迟、提高传输效率并增强安全性。
更多历史时间线